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1000万集装箱:预示上海新变

  ●昨晚6时,正巧使上海港的年吞吐量达1000万的那只普通集装箱具有象征意义:上海港从此正式加入集装箱的“千万俱乐部”。

  这只集装箱也是一个缩影,从侧面昭示“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不再遥不可即。或许,这又是这座转型中的城市发出的信号:在从传统制造业城市通往“世界级城市”的进程中,上海正在打通一个重要关节

  夜色中的外高桥港区,寒气逼人。点点灯火下,上海这个最重要的集装箱码头,一如往昔地忙碌。今晚的寒风中,多了许多远道而来的客人,他们此行似乎只为看一眼码头上的一个集装箱———截至今天,上海港的国际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箱,从而超越韩国釜山港,跃升为世界集装箱第三大港。

  城市功能的回归和提升

  显然,这是一个可以让后来者反复提及的时刻,但庆典现场很多人的神情依然很平静。因为早在数月前,当上海港半年吞吐521.9万标准集装箱时,人们就已把悬念设为:今年能否突破1100万箱?

  让人内心起波澜的,或许还是由此看到的上海城市功能的回归与进化。

  4年前,上海在倾全力完成的“洋山深水港建设可行性报告”中,曾有点怀旧地历数上世纪30年代上海航运业的状况:“从上海自身发展的历史看,30年代的上海之所以能成为亚洲经济中心城市之一,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因为上海是当时东亚地区的航运中心。”这当然不是简单地怀旧,而是清晰地阐明了航运业对塑造城市功能定位的关键作用。

  目前,世界上只有香港和新加坡两座城市,其港口的集装箱年吞吐量超过1000万箱。而这两座城市的地位与功能,恰恰是上海执著效仿的目标。

  眼下的上海,正进入功能性发展的新阶段。去年,上海人均GDP接近5000美元,按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已经到了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地区快速发展的阶段,产业结构也到了二、三产业转换替代的关键期。在此期间,收入结构、消费结构、市场结构都将发生质的变化,上海面临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有利局面。

  国际大都市的发展经验表明,支撑这一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于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而航运业,包含了太多的内容。以1000万标箱为例,仅码头上的收入就有30多亿元。延伸产业包括集卡运输、汽车修理、船舶代理、货物代理。据统计,上海现在有集装箱卡车1万多辆,堆场企业近100家,货代企业3000多家。港口经济提供的就业岗位至少20万个。

  现在看来,以外滩、陆家嘴为核心的金融中心,以及以洋山港为核心的物流贸易体系建设,将在上海这轮功能转型中起决定性作用。

  “经济向心力”与“经济扩张力”

  最近这几天,陆海祜总是面对众多媒体的“逼抢”。作为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公司总裁,他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是“速度”。

  在很多人眼中,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的快速上升有点不可思议。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上海港的吞吐量仅3万多标箱,到2000年则飙升至561万标箱,2001年底的吞吐量更是在630万标箱以上。按这样的速度,到2010年达1500万箱,这都是十分保守的估计。

  其实,如此庞大的国际货物吞吐量,与长三角地区“世界工厂”地位的逐步建立密切相关。与此同时,“1000万箱”也意味着上海在长三角的“核心城市”地位日渐突出。

  现代物流业之所以广受全球高度重视,归根结底在于它具有强大的增值效应,并能提高整体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能力。可以说,上海港在依托长三角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这一区域创造了更多的“经济向心力”和“经济扩张力”。这是因为,一个拥有强大服务功能的上海,无疑对长三角各城市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近两年,上海的现代服务业具有长足发展。1978年,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只占GDP的18.6%,去年上升至51%,城市功能度过一个重要转折点。

  很难想象,如果上海至今只是一个生产汽车、家电等的传统工业城市,其对周边城市还会有如此之大的吸引力。正是由于这座城市全面加快了向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迈进步伐,与之相匹配的交通、通信、信息、物流、研发等诸多服务功能都有了较大突破,才使上海在长三角地区成为无可争议的中心和龙头。

  如今,在全球航运市场地位的迅速攀升,必然给上海以更强的能力,来推动长三角的一体化。

  牵动整个服务业

  与外高桥的繁忙相仿,此刻在数十公里外的茫茫东海上,也有好几处工地灯火通明。

  前天傍晚,东海大桥主通航斜拉桥承台施工启动,标志着东海大桥主桥塔浮出海面。这座全长31公里的跨海大桥的那一端,便是举世瞩目的洋山深水港工地———未来上海港的“心脏”。

  最近,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对建设中的洋山港表示兴趣。继长实集团和新鸿基地产有意投资外,中远和中海等国内海运业巨头也跃跃欲试,目前已有20余家中外企业以书面形式表达了投资意向。

  但即便在这样的形势下,依然不断有人表示自己的担忧。

  前几天,上海市港口管理局局长许培星明确表示,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雏形初具,口岸软环境的薄弱,正逐渐成为制约航运业向纵深发展的“软肋”。

  上海港已成为世界级大港,但口岸软环境与国际航运中心相比较,在行业管理水平、政策法律环境、航运市场体系、金融服务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软硬件水平的参差不齐,使上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难以达到其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既定目标。

  纵观发展历程,世界典型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除了具备一流的硬件条件外,完善的口岸软环境是不可或缺的部分。21世纪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应该是一个集交易市场、航运信息中心和物流中心于一体的综合体系。

  其实,口岸软环境的完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航运中心建设本身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将带动整个服务业的发展。或许,在上海新一轮城市功能转型中,航运业将成为一个长期的“风向标”。

  (本报上海11月30日讯)

  《华东新闻》 2003年12月01日 第一版